41岁唐嫣演少女反遭吐槽,39岁李晟演“妈妈”竟惊艳全场?

来源:人气:0更新:2025-04-06 18:23:38

唐嫣的新剧《念无双》一上线,许多观众本以为这位昔日“收视女王”能再续辉煌。毕竟从《仙剑奇侠传三》到《夏家三千金》,唐嫣曾是无数人青春回忆里的“甜美担当”。可现实总是出人意料,这次,她扮演的少女角色,成了不少人心中的“出戏之源”。


镜头里,她梳着双马尾,穿着粉嫩古装,脸上挂着努力营造的娇憨表情。看似重现少女感,实则却因那不经意露出的细纹和刻意的肢体语言,让观众顿感违和。高分辨率的镜头下,没有滤镜能完美遮掩岁月的痕迹。她每一个皱眉、每一个转头,在本应展现轻盈活泼的场景中,却像是用力过猛的模仿,透着几分勉强。

“不是演技不好,而是不合时宜。”有观众在社交平台上如是评论。与其说是唐嫣“翻车”,不如说是错位的角色设置让她吃了亏。


让人联想到另一个鲜明对比,便是同样年近四十的李晟。在另一部剧中,她一身素净衣服、拎着菜篮,饰演一位朴实母亲。她那自然流畅的动作,松弛真实的神情,甚至在与“女儿”对戏时,竟有种“闺蜜”的既视感。没有做作的表情管理,也没有过度修饰的妆造,却意外散发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魅力。

这是她近几年频繁尝试转型的结果。从早期因《新还珠格格》一炮而红,到后来沉寂不语,再到如今在生活化角色中找回节奏,李晟用事实说明:合适的角色,不在于年龄,而在于真诚和松弛。

唐嫣和李晟,一个试图“返老还童”,一个选择“顺水推舟”。两个完全不同的选择,投射出当下娱乐圈女演员的现实困境。

在许多制片方眼里,“少女感”仍是衡量女演员市场价值的重要标签。剧本里常见的初恋人设、甜宠剧情,多数指向年轻女主,仿佛年龄一旦过三十,就与“少女”二字彻底绝缘。但戏里看着“粉嫩”,观众心里却常常皱着眉。


现在不是十年前的荧屏时代。观众的眼睛越来越挑,不仅看脸,更看情感是否真实、角色是否自然。那种只靠滤镜堆出来的“少女感”,哪怕妆再精、灯再打,也很难骗得了懂行的观众。

更何况,现实生活中,40岁的女性早已不是以“少女”定义自己的人群。她们在职场拼搏,在家庭操持,眼神里透着智慧和力量。偏偏一些剧作还执着于把她们打造成“十八岁的邻家妹子”,这与现实的落差感,一眼便能看破。

事实上,在现阶段的娱乐圈,这种“不让女演员老”的审美绑架愈发明显。与女演员逐渐被“母亲”“长辈”定位相比,不少男演员到了四十多岁,依旧能与二十出头的女演员搭戏,谈恋爱、演初恋,仿佛时间对他们手下留情,只对女性步步紧逼。

资本的手,显然也没闲着。对流量的追逐、对话题的嗅觉,让许多项目在筹划初期便偏向年轻感。毕竟一个看上去年轻的“女主角”加上一场“甜宠剧情”,就容易登上热搜。而选择更符合年龄的现实题材,不仅难营销,还担心“扑街”。

一个又一个例子在告诉我们:观众真的不傻。他们在看戏,也在用心分辨。他们可以接受年龄偏大的演员演少女,只要不违和;也可以欣赏年长女演员饰演母亲,只要演得真。

像《六姊妹》里的奚美娟,她饰演一位坚韧不屈的母亲,满脸褶子却满眼深情,感动无数观众。这种沉淀下的演技,比起勉强“扮嫩”的卖萌戏码,更能触动人心。


现在的问题是,行业里还是否愿意给女演员更多元的角色?观众早就准备好拥抱她们的多样性了,可剧本和角色,还停在过时的审美里。

也许唐嫣也有她的苦衷。面对角色选择的局限、市场期待的压力,有时演员自己也很难全盘做主。她或许只是在尽力争取每一次机会,哪怕是逆风翻盘。

但当她再次站在镜头前,我们也希望看到一个更真实、更自在的唐嫣。不需要涂满厚粉,也不需要硬凹少女感。就做那个真实的自己,不再与岁月对抗,而是顺着它,绽放属于当下的魅力。

至于李晟,她的选择给了很多人启发:走自己的路,或许不会一夜爆红,但却能积淀出属于自己的舞台。她在平凡中发光,在真实里动人,这样的角色,才最值得记住。


也许这场“少女与母亲”的荧屏较量,并没有赢家。但它留给行业的思考,可能会影响更多创作者在未来的选角思路上走得更稳、更远。

Copyright © 2008-2024